【開箱推薦】美國SmartLab防震實驗室-地震模擬遊戲組
作者: 星星老師
在教育界打滾了快八年的時間,因為懷孕、生了小孩後私心地想把實驗探索往下扎根待到二到三歲的孩子。有了這個念想,決定創立『星星老師 小小實驗家』 科學教室。因為孩子年齡很小所以先從繪本入門,帶入各種主題式實驗,帶著孩子們玩趣味實驗遊戲來認識科學。在自然科學領域中主要分成物理、化學、生物、地科,但往往在地科項目都只能靠著想像,很難有可以讓孩子實際操作的實驗項目。畢竟地球很大,真的要模擬到讓小小實驗家們可以了解其中的奧秘真的很不容易。相對於其他科目,以化學、生物為主題設計的實驗真的有趣很多,實驗過程中的「笑」果小朋友也愛,所以當我每次在想課程教案的時候,就只能把默默地把地球科學的內容跳過。
就在要完全放棄地球科學領域的相關實驗時,星星老師發現了一款非常吸引人的實驗玩具-SmartLab 防震實驗室-地震模擬遊戲組
。說實在的,我本來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來使用這個教具,畢竟在教具這一條路已經花了不少冤枉錢,荷包君都瘦了,但萬萬沒想到打開這套關於地震與地球科學的學習實驗遊戲組時,包裝內產品的設計理念以及零件的精細度真的很值得推薦!
首先介紹遊戲組中的內容物:
- • 一個模擬振動的遊戲台,可以用來放置建築物
• 平台上有四個黃色旋鈕扣件,固定建築底版
• 三十二個組合式樑柱
• 六個地震波型條,可裝在縱向及橫向的固定鏈條上
• 三個可相互串接的固定鏈條
- • 八種建築外觀
• 一個建築底版,上方有格子可以將樑柱固定在上面不會東倒西歪,類似打地基的概念
• 九個建築樓板,可以滿足孩子疊高高的夢想
準備開始進行實驗遊戲嘍!
鎖定模式 |
未鎖定模式 |
其中,樑柱的組合分成『鎖定』跟『未鎖定』兩種模式,如果連結樑柱時將卡榫與溝槽對齊連接,就是『鎖定模式』(如右圖),可以建構出結構較強的建築。這個設計可以讓孩子模擬比較不同建築結構的抗震程度。
(小提醒: 綠色的固定鏈條除了正面,側面也可以裝上黃色震波條哦! 在側面裝上黃色震波條後又是不一樣的晃動效果!)
接著按下開關啟動模擬台,開始搖晃嘍!
開關鈕上方還有頻率調整開關,可以使用這個開關來控制地震的大小 |
如果覺得地震搖晃的時間長度不夠,還可以將兩條綠色固定鏈條接起來,使地震搖晃的時間更久。 |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帶入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傳遞順序的教學概念,也就是由較先抵達地面P波產生垂直的搖晃,再來是由S波接力產生水平的搖晃。 利用串接兩個綠色固定鏈條,我們就可以模擬展示出如同真實地震發生時的搖動順序,再藉由觀察建築物分別在垂直搖晃與水平搖晃的狀況下會有什麼變化,讓孩子們認識不同地震波是否會對於建築物產生的不一樣的破壞程度。
遊戲組內附一本24頁的說明書教學本,裡面除了有講述地震發生的原因以及許多關於地球科學領域的知識外,也可以跟著教學本的步驟學習建構抗震建築。
(來源: 網路圖片,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
而這個巨大的阻尼球不只是用來抵抗強風,也能有效的吸收地震時帶給建築物的巨大能量。當建築物搖向某一方時,鐘擺則會往反方向移動,與建築物搖晃的力量相互抵銷,達成抗震的效果。孩子們也可以跟著說明書中的步驟,利用簡單的小工具DIY自製阻尼器,在模擬台上蓋出有阻尼器的建築,來進行抗震實驗哦!
台灣因介於太平洋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之間,地震發生的頻率是很高的。除了地震外,這個小島上也富含著大量的地形種類。山地、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地殼被擠壓後產生地震,形成的山脈,南北縱貫全台,其中以中央山脈為主體,地勢高峻陡峭,但也因為這些極端的地形,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台灣每年都會發生很多大大小小的地震,有些地震甚至會帶來災損與傷亡,透過遊戲教學帶領孩子們正向地認識地震,能讓孩子了解此種天然災害雖說無可避免,我們人類還是能夠透過各種努力(例如:抗震結構建築)來減少災害帶來的傷害,以及向孩子們傳遞防災教育的相關知識(例如防災包的準備與地震發生時要立即「趴下、掩護、穩住」)。
在SmartLab防震實驗室-地震模擬遊戲組中,除了認識基本的地球科學領域知識如地球的構造甚至到太空科學,也能讓孩子們透過親手實驗來了解地震的型態及產生過程,更可以延伸至防災知識傳遞與培養防災教育素養。一組能從三歲玩到三十歲的益智STEAM教具,真的很適合爸爸、媽媽陪著孩子們一同挑戰,這麼棒的STEAM主題教具星星老師真心推薦給大家!
【關於星星老師】
粉絲專頁 星星老師 小小實驗家 |
|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畢業
國立成功大學『一星、二星STEAM跨領域師資』 國立成功大學『CSI犯罪鑑識科學』營隊講師 台中市政府『2021玩樂親子節』活動講師 群立文理補習班CHUNLI Lab.課程總策劃 |
→ 美國SmartLab 防震實驗室-地震模擬遊戲組